「佛系」會在年輕族群中廣為流傳,多少也反映出現代人對現實的無奈感,面對競爭愈加激烈的現代生活,自己的未來似乎已被這社會的種種因素所決定,而不再掌握於自己手中。例如,人生是否能夠成功取決於許多因素,...
by: 劉吉宴, 05/24/2021 - 07:00 Read more @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: https://philomedium.com/blog/81598
何謂佛系?
前幾年佛系少女的迷因圖非常流行,後來日本和英國防疫也都被戲稱為「佛系」防疫,一直很納悶佛系這樣的概念到底和佛教有何關聯?「佛系」這樣的用法據說是自於日本的《non.no》女性雜誌,1雜誌上把對戀愛沒啥興趣的男性戲稱為「佛(仏)男子」,並介紹如何攻略各類不同的佛男子。這類的男性把自己的興趣擺在第一,想照著自己的步調來行動,不想要費心思去顧慮他人的心情,也因此嫌戀愛過於麻煩,覺得女友是不需要的,比較喜歡一個人獨處。當然,這樣的現象也不僅存在於男性,我想都適用於男女。
對於追求成佛之路的人來說,修行看起來像是遁世只追求自己的目標,不用去顧慮世俗眼光。但這樣的選擇並不是在追求個人的興趣與成就,就某種角度來看,這犠牲了許多令人感到快樂的事,也承受許多麻煩與不便的事物。另一方面來說,佛男子更像是因為對異性沒興趣而得此稱號。然而,追根究底與其說是對異性沒興趣,不如說是覺得跟異性相處太過於麻煩。況且,佛男子也不是對異性毫無興趣,而是只對某些特質的女性感興趣(所以才有辦法被攻略)。
而佛系在台灣成為網路迷因梗圖,最主要的梗是來自於對緣分的理解,認為佛教對於隨緣的看法是一種無條件的接受,或者是不做任何努力去改變現狀的態度,並戲稱採取這種態度的人為「佛系」。細究「隨緣」的用法,一開始來自於《明佛論》:
然群生之神其極雖齊。而隨緣遷流成麁妙之識。 2
這句話牽扯到佛道之間的本體論我們可擱置不談,主要的重點是,我們的身心是隨著因緣的不斷變化而形成的,過去的發生過的種種因緣,造就今日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。時至今日,隨緣的意思更像是一種面對事物結果的態度,去接受任何會發生的事情。當我們不能接受一件事時,表示發生的事情不符合自己的預期而產生負面的情緒。這樣的負面情緒對佛教來說是要想辦法擺脫的,明白事物隨緣而起似乎能幫助我們去接受不好的結果。但面對不好的結果不生憎恨怨懟之心,不代表我們不應該試著去避免那樣的結果,例如我們對不義的事情感到義憤填膺,對於人禍造成巨大的生命被剝奪,也覺得需要去追究以避免憾事再次發生。
遺憾的是,很多時候我們根本無法掌控因緣,這讓我們對很多事感到無能為力,甚至去接受許多事根本就已經是註定好了,再努力也沒用。但這樣的態度似乎不是主張緣起的佛教所倡導的立場,而比較像是宿命論。在哲學上探討因果關係時,宿命論和決定論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較,因為很多人會搞混兩者的主張,稍微做點釐清相信能幫助我們更加理解佛教的緣起論。
緣起是宿命論還是決定論?
Richard Holton(link is external) 提供一個簡單的標準去區分宿命論和決定論。3對於宿命論者來說,若他們覺得結果 y 是不可避免的,那對任何行為 x 來說,無論我們選擇做 x 或不做 x,都不會改變 y。因此,宿命論者會接受以下的虛擬條件句:
假如做 x 或 x 發生,結果會是 y。 假如不做 x 或 x 沒發生,結果會是 y。
決定論者則未必會接受以上兩個句子,對他們而言,採取不同的行動或事件可能會決定不同的結果。在〈相約在薩馬拉〉的故事中,有一位僕人白天在巴格達的市場中撞見死神,然後氣急敗壞地奔往百里之外的薩馬拉。那位僕人的主人就很生氣地跑去問死神為何要嚇他的僕人,死神很無奈地說:「我只是感到驚訝而沒有要嚇他的意思,因為我跟他今晚在薩馬拉有約,想不到會在這裡遇見他啊!」4
相信宿命論的人會認為僕人註定今晚會在薩馬拉,就算他沒有在市場撞見死神,也可能被莫名其妙地綁架帶到薩馬拉,或者其它想像不到的原因。如 Holton 所言,宿命論很自然地會導致放棄論 (resignation),因為既然做什麼都會導致同樣的結果,那不如輕鬆點什麼都不要做就好。網路迷因圖中的佛系男子就是採取這樣的立場,以為「隨緣」的意思就是去接受註定會發生的事,而不需要白費力氣去採取特定的行動。
決定論者則相信事出必有因,既然如此,只要讓造成結果的原因不要發生,就可以避免我們不想要的結果。決定論者也許會主張,假如那位僕人早上不去市場的話,今晚也許就可以避開死刧;假如他遇見死神後不自己嚇自己,今晚也許也能逃過一刧。在這樣的意味下,佛教對因緣的刻畫非常接近決定論,如《雜阿經》262 經(link is external)所說:
所謂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謂緣無明有行,乃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集;所謂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,謂無明滅則行滅,乃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滅。
對於佛教來說,既然諸法緣起,各種事物不會憑空出現,一定有其生成的條件,也因如此,一旦我們能夠瞭解事物的因緣,就有可能找到方法去避免或造成特定的結果。也就是說,正因事物隨緣,我們才有辦法去改變現狀,也才能努力去避免不幸的事件。
即便如此,當我們用比較偏向決定論的角度來看待隨緣這樣的概念時,也要特別留意它會容易變成被動地接受一切,而走向放棄論。為何會如此呢?Holton 的看法也許能讓我們借鏡。Holton 認為人們不僅容易搞混宿命論與決定論,也常搞混可預測論與決定論。關於決定論一個常用的說法是,給定初始條件再加上自然律,會決定世界上所有事件的發展。這很自然地會讓我們去接受可預測論:假如我們知道所有的初始條件和自然律,又有夠強大的運算能力和足夠的運算時間,那麼就可以預測所有事件的發展。
換句話說,假如決定論者接受上帝那樣的存在,或甚至只是一個夠強大的 AI,那麼所有的事物都是能被預測的。當我在某個時間點發現一件事物已被預測出一定會發生時,這代表著此時無論我做什麼,都無法改變它。那我當然選擇什麼都不去做了,因為再做什麼只是徒勞無功,何必去浪費精神和體力呢?
結語
「佛系」會在年輕族群中廣為流傳,多少也反映出現代人對現實的無奈感,面對競爭愈加激烈的現代生活,自己的未來似乎已被這社會的種種因素所決定,而不再掌握於自己手中。例如,人生是否能夠成功取決於許多因素,但假如你相信這些因緣並不取決於自己的努力,那努力又有任何意義?倒不如省點力氣,何必過得那麼辛苦?問題是,我們真的能夠知道自己的人生中所有的因緣嗎?這是要做一個真正的佛系人生所需的必要條件。
放棄並不必然是負面的,有時放棄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。日文的放棄 (諦める Akirameru) 一詞據說也是來自於佛教,因為其漢字中的「諦」在佛教中是真理、事實的意思。日文「諦」的發音則來自於「明 (あき Aki)」,是明白、弄清楚的意思。這樣看來,唯有認清事實才能放棄,似乎也有其道理。
由此說來,一旦我們把佛教的因緣觀推至極致,會發現我們處於一張布滿因緣的因陀羅網(link is external)之中,一個小小的作為可能有我們無法預知的後果。任何事物都糾結在因緣之中,沒有人能獨善其身。托缽所體現的是,就算出家人也依賴於世俗之人的幫助才能存活,而精於修行也是為了日後能幫助他人應對人生中必然會面臨的苦難。人生無處不隨緣,也許重要的是去明白自己的行為在因緣中所扮演的角色,才能決定該如何取捨,並承擔與接受自己的選擇所造成的後果。
這樣看來,要過一個真正的佛系人生,似乎不是想像中簡單。
作者 劉吉宴
不學無術的哲學家,另外喜歡吉他、咖啡和運動。人生的目標是具有哲學家的腦袋、運動員的體格、藝術家的氣息。
https://philomedium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