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4日,周三。上月中,老畢興之所至寫了〈技術分析是「藝術」〉一文,觸發在下獻醜的是本報「佛系股評」欄主梁樹德針對技術分析實用價值發表的高見。剛看完作者上載信網的新作,發現梁君提及拙文,還分五點評價技術分析這門「藝術」。真理愈辯愈明,在下當然細讀。
老畢前文的主要觀點是,任何聲稱必勝的量化操作模式,無論用在哪個領域,都是遠遠誇大其詞,不管怎樣修訂改善,萬變不離其宗,換湯不換藥而已。技術分析去到最後一旦涉及主觀判斷,如何演繹便變成「藝術」,只要操作者有血有肉,客觀效果確實不如AI。
出手須找對時機
梁君所列五點中,在下深表認同的一項是:當有足夠多的參與者沿着同一方向走,市場就會出現短暫的自我實現(self-fulfilling prophecy)。此話跟老畢常說的「資產有勢自己識行」異曲同工,押對邊確有厚利可圖。話雖如此,許多技術setups似是而非,tradable卻欠缺值博率,更危險的是陷阱處處,既然有那麼多人運用同一套路走同一方向,對家多半早已虎視眈眈,大鱷準備「開餐」矣。真要出手,得靜候風險可以清楚界定、潛在回報令人難以抗拒的機會落注。
在個人近期交易中,最成功亦是最簡單的,當數紐約期油。開倉Long Call追蹤油價的ETF(USO)時,OPEC+正在商討增產問題,消息時好時壞,但當時我對油市並無具體看法,眼裏只有每桶66美元這個關鍵阻力位,破之便追,不穿則跟在下沒半毛錢關係。買入USO認購期權前,已把紐油目標價鎖定於76美元,也就是2018年的高位,變相爭取66至76美元這個10美元「開放區」,到價即食糊,簡單得無可再簡單,如此這般賺了一回快錢。
紐油確在觸及76美元後掉頭,執筆時更失守70大關,那不是技術分析「神奇」,只因資產價格對昔日好淡激戰保留「內在記憶」,當時的供求變成後來圖表上的阻力和支持,愈能清晰界定並嚴定買賣準則,成功機率便愈高。
想太多反不美
有成功自然有失敗,記性好的讀者該有印象,老畢7月初曾以炒家角度拆解通脹及息差,且建議盯緊美國十年期債息1.4厘,結果話穿就穿,在下睇債算是靠譜。問題是,看對不代表能賺錢,皆因這次情況與建立紐油好倉相反,把事情想得太複雜,以為即使長息不進一步下跌,單是短息保持對貨幣政策變動的敏感度,孳息曲線便難以重新擴闊,對金融板塊不利。
基於這種想法,在下上月初買入11月到期的美國金融股ETF(XLF)認沽期權,一於Long Put博此板塊冇運行。起初,這個trade去勢頗順,弊在道指有過一天插水逾700點的「震盪」(如今看來當真小兒科),在下情緒高漲,不趁淡倉已獲可觀利潤食糊,反而加碼Put XLF。美國金融股表現非我想像般差,且有chok得嚟偏好的跡象,雖說期權年底才到期,絕望言之過早,惟衰衝動毋須找藉口,抵輸。事後孔明,既然睇債息咁準,直接開個追蹤長債價格的ETF(TLT)好倉,不就乾淨利落,何必如此迂迴?
劍氣二宗水火不容?
美股去年大旺,利用系統篩選動力最強的股份押注,無疑可以賺多些、賺快些,但大市氣氛熾熱,即使沒有任何輔助工具,單看被放進buy list那些公司的名稱,便知個股層面錢容易賺,毋須依賴技術分析。今年完全兩回事,指數有指數持續走俏,個股有個股跌多升少,忍唔住手trade得太密,什麼分析都幫你唔到。
基本派與技術派看似南轅北轍,惟聽清楚兩陣營各自表述,不少地方其實殊途同歸,沒必要像華山劍氣二宗那樣,水火不容。
(編者按:畢老林最新著作《我的投資日記》現已發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