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樹德:乾坤用九用六真義
《周易》六十四卦,每卦六爻,惟《乾》《坤》有用九、用六爻辭。
《乾‧用九》:『見羣龍無首。吉』,先儒見爻辭說吉,即以占辭取之。即如朱子斷卦之法,便有謂若六爻皆變,則以悔卦為解,惟乾坤二卦以用九、用六爻辭解之。
如此,實為朱子之誤。《周易》若遇六、九之老陰老陽則變,遇七、八之少陽、少陰則不變。是則爻變者,以六九取用。此上古聖人為申明陰陽之用則,而特於純陽、純陰之《乾》、《坤》二卦之後立案。
若以用九、用六為占,則二者皆為吉兆。蓋用九言『吉』,而用六言『利永貞』。殊不知二辭皆互為所指。用九謂『見羣龍無首』,蓋遇九則老而得變,羣龍者,陽之喻也。《乾》卦純陽,老則變《坤》,既變《坤》矣,則無首。無首則能夠以柔濟剛。此用九特言陰柔之功也。
蓋乎用六曰『利永貞』,則言陰極則反,文言所謂『貞固足以幹事』,若陰極不反則太柔,又何有貞固?所以永貞者,說明健而陽也。此用六特言陽剛之德也。
再說,若《乾》、《坤》有用九、用六之占,則餘卦亦應有全變之占。即如《易林》便有《乾之坤》、《坤之乾》、《離之坎》等。
講到《易林》,雖然《坤之乾》有吉利之徵,曰『谷風布氣,萬物出生。萌庶長養,華葉茂成。』大有春陽氣息。但是,《乾之坤》謂『招殃來螫,害我邦國;病在手足,不得安息。』則滿是坤之病、死等象。
由此可見,用九、用六實是古聖人特例申明九、六之用;另外,雖然《乾》《坤》皆有吉辭,但當變用之時,從《易林》可知,陽進陰退則有春陽滋長之象,而陰進陽退則有病死之象。此即是陽順陰逆、六七八九之義。《周易》亦有以陽為君子,陰為小人之例。
蓋乎《乾之坤》者,即君子盡退,而小人主國,此逆賊竊國,大不安寧之景況。怪不得抗戰勝利以後,戰勝國之中國理應有一番太平安逸之境,卻換來四千多萬人之遑死。此竊賊主國之故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