樓價不跌的真正原因
上期提到社會正在上演奴隸化的戲碼,誰不知隔日Walk Free Foundation就發表「現代奴隸指數」2016最新數字報告,真係日頭唔好講人,夜晚唔好講鬼。
大環境如此,小環境如香港就更加白熱化了。
某日,恒基四叔被問到樓市預期,就咁樣回答了:『建築費成本要約5,000元一呎,地價連利息等投地成本又要約5,000元,所以單係成本價都要1萬元;若樓價跌3成,即投地要跌6成,由於建築費難下跌,相信樓價唔會跌得太多。』
驟眼睇,覺得非常合理,但條數是否真係咁計?
四叔這番話應該這樣解讀:『想樓價跌?政府賣地收少啲就得,我地發展商唔可能減啦。』問題係為何發展商唔可以收平啲呢?
四叔計條數無錯,因為建築費的確不太可能下跌,這並不是因為材料費太貴、人工太高、建築技術傲視全球,而是因為發展商的建築費也是順應政府要求而「夾硬嘜高」。
試想,如果香港私樓的建築費用有下降空間,意味港府所有基建項目的造價都要減價,但這是絕不容許的事。因為造價跌,意味運上北京世家口袋的錢就少了,所以港府是樂見建築費用居高不下,不然就難以交差。
發展商當然也樂意配合,夾著低按揭利率的藉口,焗百姓花貴錢買樓,何不樂哉。但發展商老闆們的心理是矛盾的,錢賺多了固然開心,但被謔為樓價高企的嫌犯又覺得冤屈,典型的又要名又要利。
讀書少的,就開口反諷一下六八九之流,但也是說出個事實來啦。讀書多的,就拋下一句『黃台之瓜』,畀你們無限猜想。
放甚麼屁、拉甚麼屎,都是用同一個屁股的。當認清目前政治局面,就只是一群鬣狗在搶吃香港資源,大塊的北上、小塊的搶分,那麼特府的種種看似低能的行徑,就立馬成為理性的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