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樹德:七夕同人與香江官場
是日七月初七,是七夕,亦是獨尊儒術的漢武帝之生日。為末伏的第九天,位在立秋與處暑之間,卦依《同人》。
曰:『同人於野‧亨‧利涉大川‧利君子貞』
漢末鄭康成注以內卦离火炎上,性與天同作為『同人』之解;又謂《同人》互體巽風,無所不徧,而知君王之政教大行解『同人於野亨』。然而,荀爽曰『乾舍於离‧相與同居』、九家謂『同而為曰』,則藏先天乾南之義。此說受尚秉和先生認同。
其實,象曰『天與火‧同人‧君子以類族辨物』。類族者,所以同聚而居,此足證荀爽九家之理得當。以此觀之,鄭玄所謂炎上之性與天同,難免有失卦象之真髓。
尚先生言『設失類而為純陽或純陰,則不能聚矣』、『易之道者,同性相違,異性相感』此是類字之詁,道出易理至明。
《同人》卦主在六二,一卦之義應以卦主為重,尊寡而賤眾之故。彖傳說『得位得中而應乎乾』,所指的就是六二陰爻。以陰陽之理言之,五陽爻盡歸於六二陰爻,此是同人;而离之六二從坤中來,尚先生以伏坤為野,『同人於野』便得解。
不過,後學對於『伏坤為野』有所疑惑,皆因《乾》九二『見龍在田』,田、野同性,《乾》以九二為田,則《同人》取坤之六二而成內卦离後,「野」字或應詁《乾》九二之位。而《坤》上六『龍戰於野』亦以伏《乾》方得解之。若非六二得位得中又應乎乾,如何可以利涉大川?以《乾》為大川也。
《同人》兼具乾健行、离文明的德性,所以彖曰『文明以健』,君子如此,所以柔位中正而有應,才能通天下之志。
今日香江,移民者眾,有識者不仕,無識者自居,這是不通天下之志的證明。在上位者自尊,缺乏《同人》六二處柔位而虛心之德,又何能廣納有識君子?《易林‧同人之乾》『一臂六手‧不便於口‧莫肯與用,利棄我走』。與今日香江官場情況十分相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