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做生意荒謬
時移世易,是筆者太過迂腐,對今日一些做買賣的邏輯不是很看得透。
話說,近日聽到有上市公司在進行買賣,計劃買來的生意大約是四十倍市盈率,倒過來收益率就是二厘半了,是一個任何人都會覺得昂貴的價格。
二厘半收益率到底是多少呢?比較看,最近人民幣存息大約四厘、恒生指數週息率超過四厘、領展的派息亦有四厘一。以上三項投資都是不需管理、不需承擔經營風險、不需承擔資本開支、不需高昂交易費用、而且流通性高的項目。明顯,這是一個預期收益比存款或退休金更低的投資。
如此戇居的買賣,其實在商場十分常見,事關一宗買賣焉能論成敗得失?買賣背後的故事才是真章。不過,令人好奇是旁觀者的看法。
這宗買賣定案後,公司內、外都有一種聲音『這個交易是貴,市場被炒起了也沒辦法,但買得到總好過無了』。這聲音聽第一次,感覺是『好吧,即到藉口就好』;聽到第二次,心想『哈,竟然有人信』;聽多過三次,『傻的嗎!?』。
傻的嗎!?世上居然很多人認為,買貴了不緊要,買得到便好了。情況用到買細價樓的小市民,實是同情,但理解他們有此需要。但站在做生意的立場,當然是有利可圖則為之,無利則棄之。市場賣得貴,不可以遲些才做買賣嗎?明知無利可圖,為有而有,這是甚麼一種商賈之道!?更荒謬是,竟然途人唯諾,眾口稱是。
《史記‧貨殖列傳》記載範蠡說道:『貴出如糞土,賤取如珠玉。』這是人家被尊為商聖的智慧。做生意的,非要人有我有不可乎?
《國語》便有記載:『賈人夏則資皮,冬則資絺,旱則資舟,水則資車,以待乏也』。白話就是:『便買賣的人,夏天就積蓄毛皮,冬天就收集葛布;旱就準備船隻,澇就準備車輛。以此等待相應物品在市場缺乏時出售。』
看!大家在夏天穿薄衣時,我偏偏要積蓄毛皮,旱災了,我卻去造船儲筏。貴賤無常,時使物然。這是自古以來的商賈智慧,獲利之道。
這是讀古人智慧,五千多年的結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