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樹德:香港有幾黑暗?
一個存在香港的陰謀,多宗看似毫無關連的事件,卻很可能關連同一隻無形之手、同一個利益集團。來龍去脈,從90年代魯平痛罵英國人耗盡香港儲備講起…
話說90年代香港經濟正值轉型,基礎建設需求急升,如是用了千幾億去興建包括香港國際機場、青馬大橋等十多項目。要使去如此大數目,對於當時仍處於改革階段的中共來說,當然是天文數字(1990年全中國固定投資總額才四千多億)。魯平當堂嚇得瞪大了眼,先破口痛罵英方,再三問記者『怎麼辦?」。
魯平這個嚇掉了牙的反應,其實已暗示香港回歸後財富轉移的方向。
香港被譽為「福地」,除了因為甚少天災,亦因為「油水」多,「腹」者「腩」也。香港回歸,這塊肥肉,不吃白不吃,中共當然不笨。但是,《基本法》106條寫明香港財政獨立,不似其他省市要上繳收入。所以即使不擔心英國人大花筒,也要想方法方把「油水」抽上去。
「港水北調」要得心應手就必要裡應外合,安插自己人是必然的。而且,為了後來可以明目張膽,行事之初則要特別謹慎。
率先南下的是一批貌似正正當當做生意的國企,賣的當然是價廉物美,順便帶挈港商沾上皇恩。時日久了,人脈熟了,清楚誰人可以收買了,才來真的。
這之所以今日看到政府設施花的錢如何豪爽。小數目的,有屏山單車位每個造價10萬;西九項目,單是那間地面也未鋪平的鐵皮屋,耗費已逾億(道聽西九員工塗說)。至於大數目的,都已見盡新聞紙了。千幾億造價的三跑、千幾億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、八百五十億的高鐵、三百多億的港珠澳大橋…
還有房屋署、地政署等大大小小的政府工程,當然包括含鉛水喉,都必定見到國資公司字樣。
錢從哪裡去了呢?態度緊張的魯平廿年前已經明示了。
不過最關鍵的問題是,到底香港有誰被收買了?
造價僅六億多的屏山項目,雖然每條單車泊位造價高達十萬元,整個項目卻獲得當時所有議員支持通過。對的!所有議員是包括泛民及建制!
再來看最近的區議會選舉,四百三十一區中,有六十六區自動當選,擺明是民建聯的有廿人,加上哪些假獨立、暗建制的相信就有三、四十人。
社會有明顯的反對建制情緒,泛民竟然容許建制逆向壯大?這讓我想起壬辰年的車公靈簽「何為邪鬼何為神,神鬼如何兩不分」。
打開新聞,看到的是議員、專家、退休高官如何評論政府工程昂貴無用,整個社會的視線都被轉移了,但至今仍未聽聞有任何人問及貴價工程的錢是給誰袋走了、又有多少人分贓?
所謂「建制派」、「反對派」,只是掩人耳目、轉移視線之法。真實情況是,大家都在玩一個「爭凳仔」的遊戲,在香港優勢盡失前最先搶得最多著數。